作家班 等你来为中华少年作家代言
中华少年作家官方网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正文
“不培养作家”的名校开了“创意写作专业”
2015年7月6日 ⁄ admin ⁄ 评论数 0+ ⁄ 已影响 +

30年前,王安忆第一次走出国门,和母亲茹志娟一起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营,当时,王安忆心里悄悄地埋下了两个梦想,她很期待以后有机会的话,一要办写作班,二是国际写作计划。这个计划在20多年后得以陆续实施。

她想象之外的是,继复旦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上海大学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开设创意写作专业后,北京大学中文系也正式招收“创意写作”专业硕士研究生。北京大学中文系招生目录显示,当年北大中文系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生44名、专业型硕士生(创意写作方向)40名。

作家 : 作家不能教 , 和才能有关系

“我最早接触写作课程是在爱荷华,他们请国外的作家作为驻市作家。我英语不好,也能得到一些收获。我第一次知道写作是这么教的,我们在国内也听文学修养的课,听明清小说、俄国文学,基本上是老师讲,学生听。我到了国外,发现他们原来是这么学习写作的,当然我也怀疑能否教出作家。”王安忆说。2009年,复旦大学首推创意写作硕士,培养高学历作家。作为领衔授课的作家,她却并不认为通过这样一项工作能培养出多少作家。“创意写作给很多人的感觉是要培养作家,事实上我们都知道,作家是需要天赋的。创意写作班从来没有把培养作家作为目标,只是希望借此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写作究竟是怎么回事。”王安忆说,写作班只是提供一种教育,成为作家需要很多条件。

当时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班在招生方面,英语和政治按照全国MFA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的规定,艺术基础知识、专业考试以写作为主。复旦中文系为了筹办文学写作方向的MFA,特意从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聘请资深教授来上课,并设计了一套与世界接轨的艺术写作课程,包括写作技巧、写作视角、写作思维的训练,对名著从写作角度进行细读等,与传统的中文系教学拉开距离。

王安忆的课程是写作实践,和国外的方式一样,每人交作业谈作业,没有教材。她教创意写作,也建议学生读类型小说,让他们知道一些基本规则。

“作家不能教,和才能有关系。凡创造性的劳动似都依仗天意神功,不是事先规划设计所能达到的。可是写作还是有人力可为的方面,比如文字的把握,情节的安排,故事的设置。我一直认为中国很需要文学教育,现在的文学教育很弱。我教写作,不期望学生们能成为作家,至少让他们懂得写作的乐趣,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,当个好读者。”王安忆坦率地表示,职业写作对中国作家来说是新的课题,自己也在不断经受一些考验。她很羡慕贾平凹、莫言等作家,因为他们所经历的生活丰富得多,“我的生活很简单,和我的经验、我的感情有关的,不是所有的事情我都有兴趣表达,还要和我的内心有关。这是蛮伤脑筋的事情,这使我处在‘断粮’的状态。始终在寻找故事。”

王安忆说,职业写作会遇到很多问题。很多写出好作品的作家都不再写作,不能简单地用才华不够或江郎才尽来形容,这不是真正的问题。职业写作必须解决如何表达的问题,这要求作家有更多的认识和更理性的准备。中国作家多数生活经验丰富,问题是当你的感情饱满、生活经验饱满,也有才华的时候,未必能写好小说,因为还有技术问题。而写作课可以很好地解决写作技巧的问题,但是也会带来另一个弊端。哈金曾说,从美国过来的小说,不是特别出众,都能用;欧洲来的小说,好的非常好,差的非常差。

学者 : 写作可以学 , 教出多位作家

与作家王安忆的观点恰恰相反,《写作创意教程》的作者杰里·克利弗认为,写作是可以学习的。他说,在美国大学设立的时候就有这门课程。有些编辑也是好的写作的老师,尽管他未必擅长写作。麦克斯韦尔·珀金斯就是一位很优秀的编辑,教出了不少伟大的作家,包括海明威、菲茨杰拉德、托马斯·沃尔夫等,可是终其一生,他连小说创作的边儿都没沾过。杰里·克利弗一直在研究小说创作的过程,他分析,每个作家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都有共同点,即一是写作的欲望,二是写作的技巧。“你要知道你的作品一开始什么也不是,你要有写得不好的心理准备。就算你写得不好,也要继续写,不停地写。一般至少要写5遍。写好的故事需要不停地修改。每个人改到两到三遍的时候会不耐烦。如果你觉得厌烦,你要想想哪里让你觉得很烦,你得知道什么问题使你不能进行下去了,把问题的症结找到。也许你会特别沮丧,那么你放轻松去做点别的。让你的想象力去驰骋。有时候灵感会再冒出来。”

不知道克利弗给他的小说创作培训班起名的时候,是否知道中国有个成语叫“空中楼阁”,用来比喻幻想或脱离实际的理论、计划。反正他已经这么叫了。他在芝加哥创办的写作培训班名叫“作家阁楼”,并且越叫越响亮。汇集他从教30余年来授课精华的《小说写作教程》,被译者王著定评价为“为畅销图书、短篇小说、影视剧本以及舞台剧本创作提供了一盏指路明灯”。这位曾经苦恼于小说创作的大学讲师,现在成了无数人推崇的写作大师。

北大中文系原主任杨晦先生的名言:“中文系不培养作家。”多年前,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严家炎曾经对学生们说,“进我中文系的,将来不要指望当作家。中文系不培养作家,而是培养适于文职工作的人才。”相信很多中文系学子对这番话牢记在心。这句话在很多年里被北大中文系奉为金科玉律。国内大学都是这样,认为大学里培养教授、专家,不培养作家。而且,很多人都认为写作某种程度上是要有天赋的,杰里·克利弗的讲述似乎打破了写作的神秘性。不过,这样大家掌握的写作技巧岂不高度雷同了?杰里·克利弗说:“大家用的技巧一样,但是故事不一样。每个人的情感模式不一样,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一样,写出来的作品就不一样。有天赋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作家;没有天赋也可以写得很好。也许你的作品不伟大,但是写得足够好。”

写作课的利与弊

北京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招生简章显示,该专业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、高水平写作能力和出色创意才华的高层次的应用型写作人才。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,学完规定的课程,成绩合格,修满学分,完成硕士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并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,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,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专业型艺术硕士学位(MFA)证书。专科起点的南京大学“创意写作班”则是“通过全日制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高年级本科课程的讲授,使学生成为能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理论与技能的专门人才”。

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对此的解读是:作家需要文学修养,但个人的天赋才情以及生活经验,或许更为关键。古往今来的大作家,很少是大学刻意栽培出来的。再说,北大中文系承担培养语言研究、文学研究、文献研究专家的任务,倘若一入学便抱定当作家的宏愿,很可能忽略广泛的知识积累,到头来两头不着边,一事无成。大学的“文学教育”(不限于中文系),其主要功能不是培养作家——能出大作家,那最好;没有,也无所谓。我们的目标是:酿成热爱文学的风气,培养欣赏文学的品位,提升创作文学的能力。这样来看待校园里各种层次的“文学”——包括科系设置、课程选择、系列演讲,以及社团活动等,会有比较通达的见解。陈平原说,“大学”需要“文学”,“文学”可以“教育”,这都没有问题;容易引起争论的是,什么样的“文学教育”才算是成功的。好的“文学教育”,必须兼及“专业知识”与“个人趣味”,这方面,学者与作家,其实各有专长。

(来源:中华少年作家网/作者:小米)

责任编辑:文禾

支付宝

支付宝

微信

微信
作家梦想,我心飞翔

发表留言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资讯
说说
旗帜
学作文就上新阳光作文
本站系公益性文学网站,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致信电子邮箱(791541679@qq.com),我们第一时间处理,谢谢支持!